举鼎拔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能将大鼎举起,能将高山拔动。比喻力大气壮。
出处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·虏骄》:“王基霸业今朝定,举鼎拔山盖世强。”
例子执锐披坚领大兵,排兵布阵任非轻,身怀举鼎拔山力,独占东吴数百城。(明 无名氏《衣锦还乡》第一折)
基础信息
拼音jǔ dǐng bá shān
注音ㄐㄨˇ ㄉ一ㄥˇ ㄅㄚˊ ㄕㄢ
繁体舉鼎拔山
感情举鼎拔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宾语;指力大气壮。
近义词拔山扛鼎
英语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s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谨小慎微(意思解释)
- 残花败柳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- 雪兆丰年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释)
- 异途同归(意思解释)
- 倒裳索领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- 药石无效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- 息息相关(意思解释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释)
- 牛衣对泣(意思解释)
- 进退维谷(意思解释)
- 抗尘走俗(意思解释)
※ 举鼎拔山的意思解释、举鼎拔山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二百五 | 指傻头傻脑,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。 |
挥霍无度 |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。挥霍;亦作“挥攉”。摇手称挥;反手称攉。引申为任意花钱。度:限度。 |
损人不利己 |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。 |
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触目皆是 |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 |
千丝万缕 | 缕:线。千根丝;万条线。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叽叽喳喳 | 语音杂乱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一条龙 |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,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。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。 |
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
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拼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 | 剐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 |
改恶向善 | 指不再做恶,重新做好人。 |
饿殍遍野 |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 |
珠联璧合 | 珍珠联成串;美玉合成双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。 |
妨功害能 |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。 |
乱作一团 | 混杂在一起,形容极为混乱。 |
见所不见 | 见“见所未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