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丢下耙儿弄扫帚丢下耙儿弄扫帚的意思
diūxiàernòngsàozhǒu

丢下耙儿弄扫帚



丢下耙儿弄扫帚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放下这样,又做那样。比喻事情总做不完。
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7回:“上上下下,那不是他操心?你一个媳妇,虽然帮着,也是天天‘丢下耙儿弄扫帚’。”

例子上上下下,那不是他操心?你一个媳妇,虽然帮着,也是天天“丢下耙儿弄扫帚”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七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

注音ㄉ一ㄡ ㄒ一ㄚˋ ㄆㄚˊ ˙ㄦ ㄋㄨㄥˋ ㄙㄠˋ ㄓㄡˇ

繁体丢下耙兒弄掃帚

感情丢下耙儿弄扫帚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事情总做不完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丢下耙儿弄扫帚的意思解释、丢下耙儿弄扫帚是什么意思由笔顺大全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
聋者之歌 聋者学人唱歌,却听不到歌声,无以自乐。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,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。
一钱太守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
犬马恋主 喻臣下眷怀君上。
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
防患于未然 患:灾祸;未然:没有这样,指尚未形成。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。
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
兵荒马乱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
通都大邑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
雨散风流 比喻离散。
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
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
错落有致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
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
气味相投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
走过场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
光怪陆离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
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
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,是聪明能干的人。认清时代潮流势,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。
留恋不舍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
角巾东路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
泣不成声 泣:低声哭。哭得噎住了;连声音也发不出来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
马龙车水 马象游龙,车象流水。形容车马往来不绝
诗书发冢 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
黑灯瞎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。
切肤之痛 切肤:切身。指与自身关系密切。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。